男性多吃酸容易生男孩是真的嗎?還是偽科學!母嬰網推薦:“聽說國外有本叫《嬰兒性別選擇》的書,說丈夫多吃酸性食物,妻子多吃堿性食物則生男,反之生女,有這回事嗎?” 答:書是有那么一本,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徹特斯博士寫的。那是說,在堿性環境(注意不是咸),含Y性染色體的精子比較活躍,易優先受精而生男;反之,在酸性環境含X性染色體的精子易優先受精而生女。但是,想通過選擇食譜來控制生男生女實是誤導。 ·論證一:酸堿食物理解錯誤 所謂酸性食物或堿性食物,并不是指味道酸或咸的食物,而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后產生的陽離子或陰離子占優勢的食物。 也就是說,某種食物如經代謝后產生的鉀、鈉、鈣、鎂等陽離子占優勢的則屬堿性食物;而代謝后產生磷、氯、硫等陰離子占優勢的食物屬酸性食物。 而我們生活中自認為的“酸食物”,比如說檸檬、柑桔、楊桃等味道雖酸,但它經代謝后,有機酸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后者經肺呼出體外,剩下的陽離子占優勢,仍屬堿性食物;同理,自認為的“堿食物”,比如肉、魚、蛋類和米面雖無酸味,但代謝后產生的陰離子較多,仍屬于酸性食物。 因此,不能從食物的味道來區分酸性或堿性食物。 ·論證二:想用食物來改變體液的pH值是一種誤解 我們體內的酸堿度(pH)是相當恒定的,因血中有一些緩沖物質,如碳酸鹽、磷酸鹽和蛋白質等三種緩沖體系可防止pH的急劇變化,并通過肺、腎來調節,使之不易受食物的影響,因此,想用改變食譜來影響體內的pH,恐怕是太低估了身體的調節作用了,是不切實際的。 想選擇不同食譜,使身體分泌物和生理調整到適于生男或生女的狀態,這是沒有生物化學的理論基礎,也沒有臨床實驗依據的。所以,通過選擇食譜控制生男生女的傳聞也是以上錯誤觀點的延伸。 事實上,受孕和決定生男或生女都是復雜而奧妙的過程,不能單純依靠調整食譜來控制。目前,時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實在沒有必要在食譜上白下功夫。我們怎樣吃,應著眼于身體的營養所需,著眼于對健康有益的方面。否則,走調的食譜,將使你誤入歧途。
|